金堆城華鉬新材公司大膽改革制約企業發展的舊觀念,采用按貢獻大小取酬、公平競爭等激勵機制,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,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得到較大提升。近兩年,該公司內部創新項目50多個,僅廢水回收鉬項目每年可為企業創造效益200多萬元。
科技是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核心支撐。科技人員積極性的調動、工作熱情的大小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創新能力和長遠發展。該公司將市場機制引入技術管理工作,將個人收與科研項目收益掛鉤,其中,新產品開發項目連續3年逐年可分別獲取項目收益的30%、20%和10%。劉敏捷是華鉬新材公司技術部的一名科研人員,由她負責的廢水回收鉬項目,經過她和團隊反復的理論認證,不斷改善工藝,小型工業生產等一系列試驗,*終成功投入生產。此項成果在填補國內技術*的同時,為公司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這種“賽馬”機制,給大家提供了一個顯能力、做項目、出點子、創效益的公平競爭舞臺。公司產品的主要燃料—氫氣“解吸氣回收利用研究”項目,不僅降低了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強度,每年還可為企業增效80多萬元;TZM合金研究取得重大突破,產品性能滿足國外客戶的使用要求;
鉬粉質量優化及相關機理研究課題圓滿完成,能生產大松比和細顆粒的特型
鉬粉。這些科研技改項目為金堆城向世界*鉬加工企業沖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金堆城華鉬新材公司在加大獎勵力度的同時,也增加了約束機制。在技術崗位的工作人員,如果連續3個月沒有技術攻關項目,調離技術崗位。壓力與動力并存,技術人員針對制約生產的瓶頸問題常琢磨、勤鉆研,爭相申報科研技改攻關項目,拿到項目后加班加點努力研究,公司規定,凡能提高產品質量、改進工藝、改善作業環境、降低成本、提高管理、開發新品等方面,都可與公司簽訂項目合同,根據收益均可得到獎勵。
在操作層員工中,公司根據生產實際,圍繞提高回收率、設備運轉率,開展先進操作法小改小革等活動,先后評出先進操作法5項,合理化建設20條及小改小革14項。
今年該公司鉬粉月平均生產量幾乎達到去年的兩倍,供不應求。目前,產品總量的80%銷往國際市場,從而為做大做強公司鉬金屬產品提供了有力的支撐。
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,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。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、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、及時性、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,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。據此投資,風險自擔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,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