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工信部正式發布《有色金屬工業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》。此《規劃》是根據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》和《工業轉型升級規劃(2011—2015)》編制,共分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現狀、發展環境、指導思想及主要目標、主要任務、重大專項及保障措施等六個章節,是加快有色產業轉型升級的具體部署,是推動未來五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性文件。
《規劃》提到,“十二五”時期,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將堅持結構調整、堅持科技創新、堅持綠色發展、堅持國際合作、堅持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五項基本原則。規劃提出大力調整產業結構、提高資源保障能力、加快企業技術進步、加大重金屬污染防治力度、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等主要任務。
《規劃》提出主要目標是,“十二五”期間,有色金屬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明顯進展,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%以上,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取得明顯改善。至“十二五”末,十種有色金屬產量控制在4600萬噸左右,年均增長率為8%。將按期淘汰落后冶煉生產能力,萬元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、單位產品能耗進一步降低。銅、鉛、鎂、電鋅冶煉綜合能耗分別降到300千克標準煤/噸、320千克標準煤/噸、4噸標準煤/噸和900千克標準煤/噸及以下,電解鋁直流電耗、全流程海綿鈦電耗分別降到12500千瓦時/噸和25000千瓦時/噸及以下。重點大中型企業建立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,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.5%,精深加工產品、資源綜合利用、低碳等自主創新工藝技術取得進展,綠色高效工藝和節能減排技術得到廣泛應用。產業布局及組織結構得到優化,產品品種和質量基本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,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。2015年,前10家企業的冶煉產量占全國的比例為銅90%、電解鋁90%、鉛60%、鋅60%。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。環境治理方面,重金屬污染將得到有效防控,2015年重點區域重金屬污染排放量比2007年減少15%。在資源保障上,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高,國際合作取得明顯進展,主要有色金屬資源保障程度進一步增強。
《有色金屬工業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》的發布,將對有色金屬工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,加快改變增長方式,推進產業結構調整,促進產業轉型升級,全面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,實現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由大到強的轉變具有重要意義。
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,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。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、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、及時性、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,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。據此投資,風險自擔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,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。